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5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2025-10-20 14:00:31
  • 11

本文目录一览: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含义,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通过类比和对比,明确求几分之一的数学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分数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分数:使学生结合实际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特别是几分之一的概念。读写分数:学习读写几分之一,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比较分数:学会用直观方法比较分子为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能力目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平均分成几份作分母,表示这样的几份作分子。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1/1/4,那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不同分数的作品展示。师:同学说出这么多分数,那现在你们,就用我们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出你想要认识的几分之一,再涂一涂,表示出你所选定的分数。反馈:学生上台展示(指名学生说)你是怎么折的?写出分数 小结:。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竞赛形式与内容 一年级组: 竞赛形式:计算大比拼。 参赛人数:每班选8名学生参赛。 竞赛题目:共100题,用时10分钟。 奖励设置:年级前十五名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另设团体奖二名。

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一)小熊为了给生病的妈妈赚钱治病,每天黎明前就去河边捕鱼,然后赶到早市卖。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买鱼。

制作小学三年级数学活动日历需要准备一定的数字卡片。首先,你需要准备四个“1”数字卡片,三个“2”数字卡片,接下来是“3”到“9”这些数字,每种数字各准备两个,最后,准备两个“0”数字卡片。在准备好数字卡片之后,你可以开始设计你的活动日历。

在三年级上册的趣味数学小故事中,有一个关于高斯的故事。高斯在小学时,有一次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加法题目:1+2+3+……+97+98+99+100。老师本以为同学们会花很长时间才能算出来,却没想到高斯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在这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的是学生的猜想?感知?体验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的主动活动为主,在活动中深刻感受“做数学”的乐趣。

《时间的计算》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范文

1、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完成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巩固时间单位转换和经过时间计算的知识。 填空练习:通过填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和记忆,如50分比1时少多少分,1时比45分多多少分等。 竞赛活动:教师报时刻,学生抢看谁快,给予奖励。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计算从几点出门到学校几点。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填空:50分比1时少多少分?1时比45分多多少分?一节课是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再加上几分钟就是1小时?竞赛:教师报时刻,学生抢看谁快,给予奖励。全课总结:珍惜每分时间,多学本领,建设祖国。

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P62例例2 三维目标: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4、【篇一】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及初步理解了周长含义,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从而更好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5、小学数学中关于时间的计算,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将时间转换为相同的计量单位 在进行时间计算时,首先要确保时间是以相同的计量单位表示的。例如,22:02和20:10都是以小时和分钟为单位的时间表示。 执行减法运算 从较大的时间中减去较小的时间。示例中,22:02减去20:10。

6、学习数学练本领,美化生活乐淘淘。师:只要利用我们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创造出生活中更美丽的图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知识点 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反思:内容整合:本次教学将毫米和分米的内容整合为一课时,虽然旨在提高效率,但实际操作中发现时间较为紧张,建议未来考虑恢复为两课时,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讲解。

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比如,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所以,教材在这里让学生估、测、议,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